关于改革中国教育制度的几点建议

关于改革中国教育制度的几点建议

打诳语杂文2025-04-29 09:09:22
一、考试制度改革“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考试制度,无异于教育制度的“根本”、“泉源”,因为怎么考,考什么,直接决定了学生怎么学,学什么。所以要想教育制度有本质上的改变,首先
一、考试制度改革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考试制度,无异于教育制度的“根本”、“泉源”,因为怎么考,考什么,直接决定了学生怎么学,学什么。所以要想教育制度有本质上的改变,首先需要改革的就是考试制度,其次才是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没有前者的改革,后两者的改革方案再好,都将只是空中楼阁,难逃坍塌的厄运。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就认为,我们国家的硕士研究生,应该更多地转向专业硕士学位,而不应该以学科和专业作为培养的基础和培养的目标。依本人愚见,不光是研究生教育应该向专业化发展,整个高等教育都应该走专业化与综合化发展相结合的道路,而不应该一味地追求“全面发展”。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也应该跟高等教育培养结构的专业分工犬牙交错、含混不清脱不了关系。河北省人才市场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发布的“2009河北省毕业生就业趋势调查报告”显示,近半数的大学生意识到就业难的原因主要在于自身缺少技能就是一个明证。受调查大学生在回答当前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问题时,仅有12%的人选择了社会需求少,45%认为毕业生缺少实际技能与经验,有27%认为教学与实际需要脱节,16%选择单位用人制度不规范,尤其是毕业生的社会保障不健全。高校专业设置雷同化倾向严重,人才培养太倾向于学术性、大众化,专业之间差别甚微,毕业生缺乏专业优势,竞争加剧也就在所难免。
建议方案:改高考为大学入学能力水平测试。原则只有一个,就是改综合性测试为特长性测试,鼓励各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而不至于因为一些不太相干的学科拖后腿,使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特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人才培养的分流,降低学生相互间竞争的压力,也便于以后的社会分工,减少各行业人才的撞车现象,使高等教育可以为每个行业都提供高水平的专业人才。
具体方法是各学科按类似于当前的英语4、6级考试一样实行能力水平分级测试,每种学科具体分多少级由该学科的相关权威人士结合大学各专业对该学科的具体要求不同从高到低分类,需要分多少各等级就分多少级。除了传统的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美术、音乐等学科外,还可以设立像文史、自然科学、文化艺术等综合学科,具体怎么分按情况而定,依据是尽可能方便大学所有专业都能通过水平测试考试招收到适合自身专业的最佳生源,也便于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个性、爱好兴趣。考生的成绩实行像美国大学入学考试一样的百分比制,而不是现在的实分制,因为绝对化的分数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们的实际水平,反而会让他们为了一个虚无的“状元”头衔走入应试的死胡同。
相应地,大学的招收不再像传统一样划定一个统一的录取线,而是各学校各专业(或学院)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等具体情况标定该专业录取的学生所需要学过哪些课程以及这些课程应该达到的等级要求。学生可根据自己想要深造的学校和专业自由选择所要参加考试的科目数目和等级。只要达到相关要求的学生就可以向该学校的该专业(或学院)提出入学申请,经面试(是否应该让学校再进行一轮自主测试?)后由校方自由决定是否录取,并要求被告知录取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是否愿意被录取的决定,逾期不答复的作自动放弃录取资格处理。学生可以向所有达到要求的学校提出申请,也可以自由决定参加哪一所学校的面试以及最终接受哪一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究竟大学是按专业录取还是按学院录取可由各学校视该校办学条件而定。
附:美国学生的大学入学途径
在美国,成绩及格以上的高中毕业生,只要交得起学费,一般都可以上这样或那样的大学。美国有许多经审定的有权威的考试机构,像国内许多人都熟悉的TOEFL、GRE等考试,就是由ETS(教育考试服务)这个非赢利性质的机构主持的。众多的考试机构根据不同的要求或测试重点,设计了各种各样的考试。美国学生大概从小学三年级起,年年都参加一次这种由各种考试机构出题的考试。至于参加何种考试,由各个学校或者其上级机构,如学区领导机构等决定。其中,SAT是美国大多数大学对入学的大学生要求的考试。ACT、CEEB是另外两个也被不少大学承认的入学考试。高中毕业生应该参加哪一个考试,主要是看你想要上的大学要求或承认的那一种考试。美国的这类入学考试,每年举办很多次。而且允许一些在上面提及的考试中达到全国平均99%以上的学生提前参加SAT考试。——美国的这种大学入学制度的确值得借鉴,但鉴于国内并没有像美国那样众多的可以为高校入学选拔提供参考依据的非盈利性质的考试机构,我们也只能先实行与如上所述的类似的过渡制度了。
二、相关配套改革方案
高考考试制度的改革只是教育制度改革的根本措施,真正完善教育制度还需要一系列配套改革方案的支持。
1、高中教育改革
高中改为高等教育预备教育机构,采用类似大学的选修制度,按能力水平测试所涉及的学科分级开课,不再设立统一的毕业考试,只为学生入学选择学科等级设立参考性质的入学水平考试,但是只作参考建议,学生可根据自身要求自由选择自己学习的科目种类以及科目等级。高等教育预备教育机构为辅导性质,不设升留级制度,学生可根据自己需要任意选择所学科目及等级,目的是为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阶段打下必要的基础,类似于当前的高考辅导机构或考研辅导机构。学生所要达到的标准由学生根据所准备报考的高等教育机构自由决定。学生的入学标准没有年龄和学历的限制,但必须通过基础教育的毕业水平合格考试,这样做可避免学生知识水平的单一化,对以后的深造、转业发展形成障碍。
2、基础教育(即九年制义务教育)改革
应考虑将幼儿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
美国哈佛大学的加德纳认为,人类具有七种相互独立的智力:语言、音乐、逻辑数学、空间思维、身体运动、自我认识、人际关系。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后两种智力的发展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后两种智力的发展对人的成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网络和图书业的高速发展也为人们的自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因此,我认为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