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虐害散文2025-07-02 03:29:38
很偶然的读到木心的诗,读着,读着,就有了很多的感触,很怀念那个时代慢节奏的生活:“记得早先年少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
很偶然的读到木心的诗,读着,读着,就有了很多的感触,很怀念那个时代慢节奏的生活:
“记得早先年少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从前,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得走上几个小时的路,但那时的人们似乎很有闲,每逢亲朋戚友生日或者喜事,总会提着几个用黄皮纸、苜蓿线包扎的片糖、白糖、乔饼啥的“包公”去串串门、走走亲戚、喝喝小酒。聚在一起时,不会打牌、玩麻将,电视也只有固定的几个频道,吃吃花生、嗑嗑瓜子、聊聊家常,人们常常是乐呵呵的,挺幸福、知足的模样。
从前的孩子不知道玩具要买的,自制的铁环、纸板、草绳、橡皮巾、石子、木棋、田螺串、链子枪等等,花样层出不重。很多孩子放学后是还要做很多家务的,放牛、割草、捡柴、扫地、洗碗等,但他们总是能安排得井井有条,游戏、作业都不落下,时间似乎总是很充足的。
从前,村学校的操场上放电影,小孩们总是兴高采烈的提前搬好一家人的凳子到操场上等着,嬉闹着等待夜幕的降临。随着幕布的亮起,三三两两走过来的大人、小孩都以聚光灯为中心,找到一家人坐下,吃着自家炒的黄豆,歇下一天的劳作,在电影故事里享受着悠闲的慢时光。
从前的女人,是不懂麻将的。她们最主要的时光,是在家务收拾妥当后,把积攒的旧布、碎布条用米桨一层层的糊起来,晒干,剪成鞋垫、鞋底的模样,一家大小都有样,然后用麻线一针一针的纳紧,那种麻线也是用种植的苎麻搓成的。一双布鞋,不知要花多少工序、时间,但从前的的日子慢,时间也很多,女人们做这些的时候心里也是最快乐的,想着爱着的男人和孩子们穿上自己一针一线做的鞋,会很满足很幸福。
从前是没有电脑和手机的。为了一句问候、一声平安,人们得等上至少一个星期,每天期盼着邮递员送来信封,拆开信封时的心情是兴奋、激动的。如果心爱的人在远方,心里是会有很多话想要诉说的,但也只有通过信件才能传达,那时就会虔诚的把信纸展平、铺开,一字一句的写下思念与柔情。将心事诉诸笔端的同时,心里也是充满爱和温暖的。
从前的信件邮寄是要收费的,那时候的钱比现在难赚多了,但人们愿意用心思去传达。现在的QQ、微信都是免费的,但鼠标一点就能送达的话语,人们似乎都忙得忘了说。
重拾十多年前早已发黄的日记本,今夜,我想让时光慢下来,在我的笔端,让一个个陌生的字体留下墨的印迹。翻看从前的日记,字体娟秀有型,而现在似乎不会用笔写字了。当鼠标渐渐代替了笔,思想和灵魂是否也被格式化?
现在的人们总是很忙。高速、高铁、高效率;出行是快车,吃饭是快餐,邮寄是快递……什么都是快节奏的,唯独没有好好感受到快乐!
从前慢,现在快。快到周末都要忙着斛筹交错,却抽不出时间陪父母吃顿饭、话话家常;快到连电话一拨、鼠标一点的问候与祝福都没时间;忙到我们把日子过成了车窗外的风景,还没来得及记住就匆匆别过……
歌里在唱“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
记忆一下回到了十八岁的时光,记得十八岁的那年,学校举行了成人仪式,颁发了成人卡,过了成人门,还在操场旁种了一棵成人树。我自己独创的方式则是在十八岁生日那天一整天不吃东西,除了水,36个小时真的没吃任何东西,为的是考验自己的忍受能力,磨炼自己的意志。那种饥饿是刻骨的,记忆也是刻骨的!哈哈,谁的成人生日会是这样过的?
十八岁的记忆清晰如昨,如今却很快过了翻倍的年龄。二十岁前的时光,很慢,很慢,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可以时刻缓缓的回放,仿佛每一天的日子都是很长很长的:从晨曦中睁开双眼,阳光从薄薄的纱窗透进来,窗外阳光中的少年,青春无邪的笑容,轻快的跑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潺潺流动着的溪水,布谷鸟偶尔清脆的叫着,竹林的风轻轻拂过耳旁……小笼包加巧克力的早餐任性的吃着,工作像是在生活,也像是在学习。对着不同来来往往的人,善意的微笑,轻柔的说话……
有人说三十岁之后的十年八年也只不过是指缝间的事,而之前的三年四年也许就是一辈子的记忆。于我,二十岁时的每天每月,已好似一生一世的记忆,丰富到存满记忆的硬盘,即使不常开启,亦永远存留。
从前,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