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院杂记
老张PNC放化疗复查疑是骨转移Ca己进行了五个疗程的修骨治疗。按照医嘱,现又进行第六个疗程修骨治疗。由于新开了高速,大大地缩短了去医院的时间,老张提着行李打的很快就到达了医院。望着高耸入云的住院大楼,
老张PNC放化疗复查疑是骨转移Ca己进行了五个疗程的修骨治疗。按照医嘱,现又进行第六个疗程修骨治疗。由于新开了高速,大大地缩短了去医院的时间,老张提着行李打的很快就到达了医院。望着高耸入云的住院大楼,老张感到无限的恐惧和无奈。为了预留好床位,老张己提前与医生进行了联系,主治医生给他安排了病床。老张拿着医生给他开的入院通知到住院办理处预交了押金,办理了入院手续后入住1020房。1020房共有三个床位,分别为56床、57床和临时增设的一个床位。老张住的是57床,位于56床和临时增设的病床中间。由于病房新增了一个床位,房间显得有点拥挤,但住院大楼为新建的,房间通风透气,卫生干净,有卫生间、电视等设备,整洁与舒适。
56床住的是一个男性患者,叫林荣,亷江市城里人,四十开外的年纪,中等身材,身体肥大,平头圆脸。他肠Ca手术以及放、化疗后入院复查。据说,他动手术刀口呈反∟型,医生从他的肚子中掏出的肠就有1米多。医生对其有病灶的肠做了切除手术,手术比较成功,放、化疗效果也比较好。从他的心态和外表看,他不像Ca症病人。陪他入院的是他的爱妻。中午时分,病房格外的宁静,他夫妻俩偎依在同一病床上,给人感觉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义更高”的浪漫和温馨。
临时增设的床位为61床,住此床的患者叫王琦,男,76岁,亷江安铺镇人,他头戴一顶灰色布冒,冒舌很长,脸上写满愁情。他会说雷州话,语气平和。老张的到来,多少增加了病房的气氛。大家相互交流,问寒问暖,不停地寒暄着事儿。老张问他哪里不舒服,他说身体不感觉有多大不舒服的地方,只是身体突然稍瘦起来,觉得气有点短,曾在安铺卫生院作了检查,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不过人啊,总是放心不下,经熟人介绍来到湛江肿瘤医院住院检查。除了常规检查外,还做了CT和肺部活组织检查,住院己12天了,结果还没有出来。其实,王琦有他的难言之苦。作为一个患病多次住院的老病号老张来说,听后是心知肚明的。王琦患的是肺Ca,也许是医生不让病人知道的缘故。果然,不出老张的意料之外,就在老张入院的第二天,医生就给他开了化疗针。一个疗程下来后,医生又给他作了定位,开始第一个疗程的放疗。打化疗针期间,王琦反应很大,经常的呕吐,食欲不振,头晕沉沉的,整天睡床不起,来看望他的人也多了起来,他的儿子和老伴轮流守护他,也经常接到亲戚朋友打来关心慰问的电话。
人,免不了生老病死。医院,总是那么熙熙攘攘,人满为患,不管门诊、急诊,还是住院,或是身体检验都是这样。老张入院住下来以后,医生给他开出常规检查单。老张跟着导检护士来到检验科,心电图和胸片检查很快就做完,可最烦和最使老张害怕的是做B超:一来人多,需要排队,住院的、门诊的堆扎在一起,总是不完不了;二来做B超最怕发现长大性淋巴结和Ca细胞转移。一旦发现长大性淋巴结和Ca细胞转移问题就大了,又要重新放、化疗,甚至还要做伽玛刀,不但浪费金钱,而且也许性命难保。可老张这次检查还好,病情稳定,没有发现长大性淋巴结和Ca细胞转移扩散,老张也为此大为放心。
接下来,老张的治疗任务主要是修骨治疗和免疫治疗了。对于修骨治疗,老张己是麻木了。因为老张的修骨治疗已是第六个疗程了,从时间上来说,己过半年,再说老张的骨骼又没有疼痛,而那不完不了的修骨使得老张心烦意乱,导致老张对医生的医德以及动机产生怀疑。尽管这样,这是医院,医生掌握了处方权,即“杀生”权,医生说了算,绝对权威。在医院,得听医生的。医生给你方不商量。为此,医生又给老张开了修骨针,加上免疫针,共两瓶,可护士怎么也拿不准血管,刺左手,又刺右手,怎么也刺不准,最后还是第六针才刺准了。打滴吊使老张心惊肉跳,但又何奈呢?老张患病住院近两年时间了,入院出院,进进出出,也不知吊过多少针,穿刺过多少次的血管,使得原来粗大的血管变得细小且隐蔽了。
作为一个Ca症患者,在医院待时间长了,自然认识了很多病人。老张输完今天的液后,走出病房,沿宽大的过道向西,走向护士工作站,碰到携带孩子住院的年轻母亲林阿姨。上次老张住院碰上林阿姨,这次上来住院又给碰上了。林阿姨电白县人。她身材短小,愁眉苦脸。她年满13岁刚读五年级的儿子去年不幸患了脑Ca,导致双眼失明。为了使儿子得到较好的治疗,她夫妻俩征询了很多医生,并携带儿子上了广州。然而,医生认为她的儿子的病已很难治好了,唯一的办法是以生命作一次赌注,手术切除,搏一搏,碰碰运气了。手术成功了,也许能保住生命,但需要医疗费20万元。作为一个农村的家庭,那里筹到如此高昂的手术费!无奈之下,她只好携带儿子来到湛江肿瘤医院。为了救救这位幼小的生命,院长亲自给她的儿子主刀,进行脑手术病灶切除。经过一段时间医院的精心治疗,她的儿子病情有所好转,但双眼失明还是得不到复,走路也有点困难。据林阿姨说,她的儿子脑还有一些积水,这次来医院主要是吊液排除脑积水。
记起一位病人说过:“什么都可以卖,只有病不能卖”。话语很经典。的确,人的一生是不幸的。老天爷如此的不公,这样难以医治的疾病偏偏落在这弱小生命的身上!看着这位年轻的母亲和偎依在母亲身边的患病儿子,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与林阿姨分手后,老张急着去看望老乡病友黄海。这位曾多次与老张住院同过房的病友,己成为老张心中挥之不去的记忆。老张入院前很是挂念,便给他的儿子打了个电话,得知黄海住在36床。老张走到黄海的旁间。这个房间同样设有3个床位,分别为36、37、38床。37床有一病人卧床盖被吊针,在床旁看守的是他的女儿。38床空着,听说患者到放疗中心放疗了。黄海躺在36床上,瘦骨如柴,他在深圳打工的二女儿请假回来守护他。黄海见老张过来看望他,甚为感动。当老张问及他的身体及治疗情况时,他说:“孩子们见我有还喘出两点气,死硬要我来医治的,不医的好了”。
其实,今年57岁的黄海走到这一步实在不容易。15年前他患了PNC,也是来这间医院治疗的。去年PNC复发,Ca细胞转移到腰骨,走路特别的困难、特别的痛苦,于是又住进湛江肿瘤医院进行放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