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思

秋雨思

挑选散文2025-07-01 15:31:21
一入秋,雨总是悄然而至。不经意间,从窗外袭来一阵凉意,也许就是秋雨绵绵地来了。接着,就会听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有节奏的声响了。秋天的雨,似乎是蒙在天地间的一层纱,所有的树木、花草、果实和动物,都在雨中萧

一入秋,雨总是悄然而至。不经意间,从窗外袭来一阵凉意,也许就是秋雨绵绵地来了。接着,就会听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有节奏的声响了。
秋天的雨,似乎是蒙在天地间的一层纱,所有的树木、花草、果实和动物,都在雨中萧瑟不宁。雨天里,漫天乌云,遍地苍黄。
秋天的雨,追逐着飘飞的叶,当黄叶纷飞之际,衡阳的雁也再无留意啦;秋天的雨大都是轻轻柔柔地打在衰败的红花上面,凄凄惨惨戚戚,好一派悲凉气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逢秋雨,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来。我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对于南方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时常多雨而又少风的秋天还是感受颇深的,但倘若要说说北方的秋的特色,我除了以干冷作结外,拣不出更好的词来形容。更别提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月夜,潭柘寺的钟声了,对于北国的槐花更是知之甚少。姑且不论南北国秋的差异,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讲,故都的秋总是好的,我也不例外。
钱学森说:婚姻是一座围城,进去了的人想出来,未进的人想进去。人就是这么奇怪,总觉得远观的东西比近距离把玩的要好。犹记得苏轼写的《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诗人之所以多情之所以恼,难觅它因,仅缘于四个字:思而未得。倘若苏轼恰若张生般翻墙而入一睹芳容,纵使所见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心中也难免会有小小的落差,因为所见绝非所想。就恰如我们先阅读文本,品味人物形象后观剧把握人物总觉得剧中演员总是没有将作品中的人物诠释到恰到好处是同样的道理。因为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的是自己的文本重构过程,这个过程生成了我们自己的林黛玉,我们自己的哈姆雷特,我们自己的上帝,说白了,这些人物形象的再造过程融入了我们心目中的理想形象,这就是所谓的文本再构造。文本的再构造,我们常常会受自己生活经验的干扰,增添一些独到的意境。为什么“草色遥看近却无”作者会觉得很美,为什么周敦颐会觉得:“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荷格外的高洁,无非是因为思而未得。细细想想自己的生活经历,也大有同感。记得没来广之前,总觉得广州是极好的,高耸的大楼,便捷的交通,多样的人才,高端的科技,纷繁的机会,凡此种种不管是对学业还是生活都是大有裨益的。但当入广,居广,并深入了解广州时,才明白所见并非所愿。这里没有丹桂飘香,没有美得如钻石的晨霜,没有午餐时那熟悉的音乐旋律与广播声音,如此一一对照竟无端地想起了故都—湖南的秋来。想起那绵绵的雨来,伴着不太冷的风,风吹着披散着的发,雨打着白嫩的颊,淡淡的凉意总是让人格外清醒。倘若闭上眼睛深呼吸,却也还能闻到泥土和香草混合的味道,这就是故都的秋的味道,我心心念念的熟悉的味道。若再下点小雨,约三两个好友,在雨中嬉戏,于雨中漫步。那就再妙不过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