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拳拳故乡情
忽闻北京传来噩耗,黄华先生于2010年11月24日仙逝,我们悲痛不已。两年前,我们在黄华先生夫人何理良女士陪同下去北京医院探望黄华先生,他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那是2008年7月18日,区政协计划编辑出
忽闻北京传来噩耗,黄华先生于2010年11月24日仙逝,我们悲痛不已。两年前,我们在黄华先生夫人何理良女士陪同下去北京医院探望黄华先生,他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那是2008年7月18日,区政协计划编辑出版《何思敬》一书,派我们前往北京专题采访何理良女士。家居北京的何理良女士既是我国法学泰斗、革命家何思敬的长女,又是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外交部长黄华的夫人。何思敬先生是余杭塘栖人,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与东京御茶女子高等师范毕业的王艾英结为连理,1927年他们带着女儿何理良回到中国。何理良跟随父母落脚广州,走避香港,奔赴延安。受父母的革命熏陶,1940年何理良在延安参加了革命,解放后,赴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学习,先后出任我国驻加纳、埃及、加拿大大使馆及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外交官至参赞,回国后任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何理良像他父亲一样有着深深的故乡情结,曾经为区政协编纂《何思敬》一书竭尽全力,同时她和丈夫黄华先生也时时牵挂着故乡的发展和亲朋好友。
令我十分感动的有两件事,2007年8月15日,黄华先生著述的《亲历与见闻——黄华回忆录》一书在上海举行首发式。事前,何理良女士说尽管该书出版量有限,但一定满足余杭区政协的需求,结果我们一共索取了20多套黄华先生亲笔签名的书。另一件事是,2008年元宵节,我收到了黄华先生签发赠寄给我《戊子祥瑞》的邮折,因为黄华先生生肖属鼠,此时他已高寿96岁,尽管时住医院,但还是委托何理良付寄。这两件珍贵的礼物我一直收藏在书橱里,黄华先生那种对故乡特有的情谊,对后生不尽的关爱真使我感恩涕零。
所以,这次北京之行是我仰慕已久的,我们要拜访两位尊敬的长辈,要向他们汇报故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一行走进了黄宅,那是一个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左右厢房分别是主人的卧室和厨房,北面一排是办公室和书房。此时,何理良女士已经有八十多高龄,但一点也看不出她的实际年龄。她精神矍铄,戴着眼镜,满头乌发和着少许花发,穿着一件紫罗兰花间银灰的连衫裙。她热情地把我们让进客房,见到家乡来的客人她格外高兴。我们说明了来意后,她即从抽屉里拿出一大叠早已准备好的材料。因为此前我们曾经信函联系过,通报我们编书的目的和所需材料的内容,想不到她像接到了一件重大的任务,早早地就准备好有关材料,真使我们激动不已。谈话间,我们问起了黄华先生,她兴奋的脸上现出了愁容,低声说:“黄老近期身体欠佳,一直住在北京医院,不过他挺乐观的。”我们临行时捎了一件良渚玉璧的仿制礼品,我提议放在黄老的书房里,可以避邪。何理良女士十分赞同。于是,我们在她的引导下,参观了黄老的书房。那是一间三十来平方米的房子,三面墙上挂着许多字画,简直像书画展,临窗拼摆着两张办公桌,桌上放着大尺寸的液晶显示屏。何理良女士告诉我们,黄老在家时每天必上网,关心国家大事。我征求何理良女士意见,良渚玉璧摆放在哪个位子为好,她说还是放在黄老座位对面的条桌上。于是,我们小心翼翼地取出红木架,把圆圆的玉璧挂在架子上,稳稳地摆好。我悟出了何理良女士的用意,但愿五千年的良渚之玉能够保佑黄老避病驱邪,健康长寿。走出了黄老的书房,我们与何理良女士的家人拍照留念。
没有见到黄华先生,总觉得是北京之行的遗憾。我向何理良女士请求,是否可去北京医院探访黄老。何理良女士面露为难之色,她说现在黄老身体状况欠佳,每天安排吸氧输液,医院禁止任何人和黄老见面。不过,她说只要黄老自己感到体力还行,并提出“强烈”要求,医院可能会考虑的。她表示给我们联系一下再说,我们焦急地盼着这线希望成真。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何理良女士先是给黄老的警卫员打电话,警卫员传话给黄老,黄老听说故乡来人,非接见不可,医院拗不过黄老,勉强同意。嗨,我们个个都像吃了兴奋剂那样开心。
是日下午四点,我们在何理良女士的陪同下,去北京医院拜访了黄老。黄老暂停了吸氧,除了鼻腔有鼻注、右手有输液管外,其他和正常人一样。当我向黄老汇报余杭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已进入全国百强县第十五位、余杭滚灯列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表演项目时,黄老喜形于色,高兴地为余杭鼓掌。何理良女士忍不住,介绍了我们赠送黄老一尊良渚玉璧。黄老思维清晰、声音洪亮地说:“早几年我去过余杭,参观了当地的博物馆。良渚文化是玉的文化,它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接着向黄老汇报,今年在良渚又发现了规模恢弘的良渚古城遗址,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一城。黄老听了,高兴得又一次为余杭鼓掌加油,并预祝良渚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早日成功!我们又向黄老汇报了编纂《何思敬》一书的情况,黄老勉励我们说:“何思敬教授的革命光辉一生是余杭人民的骄傲和光荣,我们今天怀念他,就是要把余杭的各项工作做好!”拜访的时间到了,病榻上的黄老难抑激动之情,微笑着和我们一一握手告别。
我紧紧握着黄老温暖的手,望着他那慈祥的面容,流出了幸福的泪水。老一辈革命家昔日戎马倥偬,为国奋战;而今尽管疾病缠身,但仍情牵祖国,心系故乡,这是一种何等伟大而高尚的情操啊!这是激励我们发奋工作的不竭动力!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