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院218
孔庆东有一本文集叫做《47楼207》。那是他在北大读书时,度过了四年大学生活的地方。可是,我和我的“文学院218”,只有一课之缘。是啊,终生可能也只有,这一课之缘。年少时,我多么希望,自己能成为一所大
孔庆东有一本文集叫做《47楼207》。那是他在北大读书时,度过了四年大学生活的地方。可是,我和我的“文学院218”,只有一课之缘。
是啊,终生可能也只有,这一课之缘。
年少时,我多么希望,自己能成为一所大学文学院的一员?可是,我从中专读到博士,经历的专业有师范、英语、经济管理、哲学,偏偏没有文学。难道这也是命运的安排?
许多人也许永远也不能明白,为什么一个人,这么多年,竟然一直没有学自己最喜欢的专业。不明白就不明白吧,有些事,也难以说得明白。你说无奈,你说遗憾,你似乎说得明白,该不明白的人,还是不明白。
不说也罢。
前不久,知道一位自己钦佩的教授每周会有两节硕士课程,曾提出过想去旁听,被婉拒了。教授说:讲课时,就是老师和自己的学生,单纯点比较好。
却一直心有不甘。
央正在读博士的师妹帮我打听这位教授上课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想偷偷地去听上一次。师妹说,过几天,我去打听。等不及过几天,便在一个下午,趁着工作稍有空闲的当口,驱车去师大。
这是我读博的母校,许多教学楼都那样熟悉。可是,却不知文学院的教学楼在哪里。一路打听,到了文学院楼下。那是一座赭红色的建筑,与校内其他建筑都不同,和在我心里的位置一样,是独特的。
和收发室的大爷打听,他摇头。
上得二楼,在218教师门口,听到教授的讲解声。于是驻足。授课的内容是诗歌。教授和学生们正就“赵丽华事件”进行讨论。
我观察着这间教室。二楼连着有好几间公共教室。都是大约能容纳四五十人的样子。我原以为是博士上公共课时那样的大课堂,我便可以戴着墨镜溜进去,做一个旁听者。可是这间教室显然不行,首先它很小,多一个人不会不被注意,另外它只有一扇门,还紧闭着。我总不能在上课进行时,敲门进去说:我想溜进来旁听。
自己对着自己笑了。
于是,倚在教室门前,做个旁听者——分明是个偷听者。
走廊间或有三两学生经过,大声地说笑着,还有几位老师,从办公室进进出出,还有清洁工,做完了工作,悠闲地走过。好似在侧眼看我。
我有些局促,变换着站立的姿势。
教室门正对着一个展板,是介绍师大文学院成立以来的知名教授的,上面有他们的照片和简要事迹。我于是在有人经过时,目光专注在展板上,仿佛我只是倚在这个门口,看着那个展板。这个姿势,让自己感觉自然多了。
一节课的时间,就这样过去。感觉快到下课的时间了,便提前下楼。我无论是以一种怎样的方式来听课,毕竟是违背了那位教授的意愿,我不愿他见了不高兴。
而且,我从这次旁听中感觉到了,如果我这样一个人真的置身于教室之中,不止是教授和学生们会感觉异样,自己也不会觉得舒服。
有些事,错过了,就是永远。
驱车出来,打电话给师妹,告诉她自己已经听过课了,不用再费心打听。师妹说:能感觉到师姐对文学的热爱,那样深。
我笑了。
确实。
但我知道,文学院218,这将是我唯一一次当文学院学生的经历。
记下这样一次经历。
此时,夜已深,心却不平静。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像苍鹰一样飞翔
下一篇:想你,万般滋味在心头
相关文章